近視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流行病,預測在2050年[1],全球人口49.8%是近視人群,共有47.58億,其中9.38億是500度以上近視,占總人口9.8%。
近視似乎是東亞基因的短板,因為東亞人群很難擺脫近視的困擾[2]:東亞人群近視率高達79.6%,而白人近視率只有22.8%。
近十年來,中國兒童近視患病率突飛猛漲。根據2020年發布的最新循證醫學研究[3],2013年之后,中國16-18歲兒童的近視患病率高達84.8%,高度近視的患病率19.3%;該研究預計2050年,3-19歲中國兒童近視患病率84%。
(資料圖片)
如此高的近視患病率,不由得讓人反思:哪些環境因素會誘發兒童近視?改善哪些因素可以推遲近視發病?
兒童飲食與近視發病率
2018年發布的新加坡健康長大(Growing Up in Singapore Towards Healthy Outcomes, GUSTO)流行病學研究[4],科學家們追蹤了317名嬰兒在6月齡、9月齡和12月齡的飲食(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然后在3歲時評估近視風險,例如進行散瞳驗光、測量眼軸等眼科檢查。結果發現,嬰兒期的飲食攝入與近視風險沒有相關性。
GUSTO研究[5] 在2022年再次更新,追蹤了467名兒童在3歲到9歲長達6年的飲食結構。該研究發現糖類、脂類、蛋白質、微量元素與近視發病率均沒有顯著相關性。而且細糧、含糖飲料、蛋白質食物、水果、蔬菜與近視發病率、屈光度數、眼軸都沒有顯著關系。
因此我們不需要購買昂貴的保健品來給孩子預防近視。
陽光與兒童近視
循證醫學研究[6-8]證實,每天戶外活動可以推遲或預防兒童近視。值得注意的是,“戶外”的關鍵是每天2小時陽光[6],而不是戶外的運動類型。科學家們認為,陽光通過刺激眼睛的視網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可以推遲或預防近視[9]。
我們也不需要暴曬孩子,上午10點之前、下午3點以后的溫和陽光更合適。而且,也不需要長時間在戶外,給孩子創造每天2小時的戶外玩耍時間即可。加倍的戶外活動時間,也不會加倍預防近視的效果[7],因為戶外時間與近視預防效果并不是線性正相關的(inverse nonlinear relationship)。陽光只能推遲近視的發病年齡,無法做到避免近視的發病。而且對于已經近視的兒童,陽光的保護作用很微弱[7],即便曬太陽,也無法阻擋近視度數的增漲。
近距離用眼與兒童近視
雖然很多家長和醫生都認為近距離用眼會誘發或加速兒童近視,甚至一些流行病學研究也支持這個觀點。可惜,最近5年的循證醫學研究沒有證實近距離用眼與近視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考慮到中國父母對兒童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人才培養對國家未來的重要性,我個人認為在確保每天2小時陽光的前提下,不需要減少孩子們近距離用眼的時間。這意味著家長不需要阻攔孩子們閱讀書籍,相反,愛閱讀是值得鼓勵的優良習慣。我也不提倡中國孩子采用20-20-20 用眼原則。它是美國視光醫生Dr. Jeffrey Anshel提出的,他認為當近距離用眼時,每20分鐘就需要停下來,切換注視6米遠的物體,保持看遠20秒。這個原則不適合中國國情。因為中國學齡兒童需要保持至少45分鐘為單位的專注時間,如果頻頻中途打擾孩子,會給孩子重新回歸學習狀態制造困難。
我認為適合中國國情的兒童近視防控方案
1.從3月齡嬰兒開始就要堅持每天2小時陽光時間;
2.3歲開始評估近視的風險(眼軸測量),定期測量眼軸,第一時間檢測到眼軸加速發育(近視基因激活);
3.在確診近視之后,開始OK鏡和/或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治療,直至眼球發育停止。
4.在18歲之前,把眼軸控制在25毫米以內;18歲之后,有摘鏡需要的成年人可以考慮近視矯正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