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資料圖)
很多家長都說三年級是拉開孩子學習成績差距的時候,因此,孩子一到三年級,家長就開始花費大量的時間給他們輔導功課。但有的家長慢慢發現,即使每天都在監督孩子做作業,他們仍拖拖拉拉。學過的東西總是記不住,成績也越來越差。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01
都是多動癥惹的禍
在家里,父母一直坐在旁邊盯著孩子寫作業,但是孩子總是磨磨蹭蹭,無論怎么說,都無動于衷。學校的老師也總是反映孩子上課不專心,不是隨意說話,就是打擾其他同學。如果孩子表現出上述狀況,那么他們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癥)。多動癥是一種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為特征性表現的神經發育障礙,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的行為障礙之一。在我國,每 30 個學齡兒童中約有 2 個多動癥兒童。多動癥的核心癥狀包括注意障礙、過度活動和行為沖動等。那么,這些癥狀為什么讓孩子的學習成績變差呢?
02
多動癥兒童為什么會成績差
1. 多動癥兒童的注意障礙讓他們在注意的集中性、穩定性和選擇性等方面表現異常。被動的、不隨意注意相對增強,對完成工作任務有不良影響的無關刺激缺乏抗干擾能力。表現在學習上,就是易受到外界干擾,上課不專心或看著老師發呆、走神,不跟著老師教學的節奏走,完全不知道老師講的內容?;丶液?,不愿意寫作業。盡管家長不停催促也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絕不動筆,或者邊學作業邊玩,不停寫錯?;蛘咭粫蠋粫人?,一會吃東西,磨蹭到很晚才勉強把老師的作業寫完。這樣的學習習慣不可避免地會讓成績受到影響。2. 多動癥兒童的過度活動讓他們的活動水平明顯比正常兒童高,在需要坐下來或需要遵守秩序的場合表現得更為突出。表現在課堂上,就是上課總是不能安靜下來,不停搞小動作。一會玩手,一會摸文具,或者坐得東倒西歪,有的甚至隨意在教室走動,嚴重干擾課堂紀律。下課后,與同學追追打打,高聲叫喊。在不恰當的場合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摸這摸那,難以安靜下來復習課上所學的知識。上課不守課堂秩序,下課不安靜復習,這樣的學習行為肯定也是造成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原因。
3. 多動癥兒童的行為沖動表現為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緒和行為失控。在課堂上表現為,針對老師的問題隨意發言。要么不舉手就發言,或者老師的問題還沒說完,就開始回答,并且還回答錯誤,沒有耐心。在其他同學回答問題的時候,也會隨意打斷。這讓他成為同學口中的搗蛋鬼、壞學生,不守紀律。一個自控能力差的孩子,讓他能夠安靜下來學習這肯定是一個難題,學習成績肯定受影響。那么,當家長判斷出孩子有多動癥后該怎么做呢?
03
家長如何照顧多動癥孩子?
1. 向學校老師說明孩子的患病情況,以及孩子的調皮搗蛋不是故意不聽老師的話,只是自身患病的原因。相信老師能夠理解并給予幫助。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下,才更有利于多動癥孩子的治療。2. 家長不要對孩子隱瞞病情,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么跟別的孩子不一樣,同時也要積極開導孩子,不要自卑和害羞。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積極的治療,多動癥的這些癥狀會得到緩解。3. 針對孩子的自身情況,改變以往的教育觀點和方法。不但要了解孩子的行為,更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在與孩子接觸過程中,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和困難。針對孩子的特殊情況,家長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事一心一意,給孩子做出學習的榜樣,通過一點一滴的行為影響孩子。同時,增加親子間的交往,互相包容理解孩子的行為,讓孩子明白,不管他是什么樣的孩子,爸爸媽媽都愛他。
4. 如果家長知道自家的孩子確實患有多動癥,一定要盡早帶孩子去醫院治療。不要逃避或自行給孩子用藥,應與醫生溝通,積極配合治療方案。當我們知道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原因之后,要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理解。對于孩子的異常行為,不要動輒打罵、責怪孩子,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我們要在言談舉止上去感染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這些異常行為是怎么回事。不躲避、不逃避,多了解、多理解,多關愛、少責備,一定能早日解決孩子多動癥的問題。作者|溫鴻洋 北京亦莊實驗小學 一級教師審核|錢 英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副主任醫師
(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