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分析題型是申論考試中的重要題型,無論是縣級卷還是鄉鎮卷,綜合分析題幾乎是必考的一類題型。然而,很多考生對綜合分析題型的把握不足,導致這類題型在考試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得分不高。
綜合分析題目怎樣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答,接下來中公教育就來總結幾個小技巧:
一、看清題干,明確問什么。
申論考試中綜合分析題目??嫉氖莾深愵愋停活愂墙忉屝途C合分析,另一類是比較型綜合分析,兩種類型的作答本質是一樣的,但作答的方向卻不同,所以明確綜合分析的類型對于作答也十分必要,因為不同的類型在作答過程中的找點思路是有所區別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解釋型綜合分析題干一般是談談對某一句話或某一個詞的意思或理解或含義等,如2017河南事業單位考試中“請談談你對“不變等死、變則找死的”理解”、“2021河南事業單位考試中分析理解‘盡管有些磕磕絆絆,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這句話”等。
2.比較型綜合分析題干一般是對比分析或比較分析或分析兩個或以上主體的不同之處。如2021河南事業單位考試中“分析理解三位年輕人‘返鄉’的不同之處”、“ 2019河南事業單位考試中對比分析概括兩地民居保護工作的不同之處等”。
通過不同題干的表述,中公教育相信各位能很快明確綜合分析題的類型。
二、依據類型,明確找什么。
在申論考試中,不同類型的綜合分析題目其找點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
解釋型綜合分析,找點的方向就是圍繞題干解釋句子的關鍵詞進行梳理材料,將材料中所有和題干關鍵詞相關的要點內容都整理到答案中。如2021年河南事業單位考試中“分析理解‘盡管有些磕磕絆絆,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這句話”,題干中的關鍵詞就是“磕磕絆絆”、“有奔頭”,因此,在分析材料中就要找到哪些內容是磕磕絆絆,哪些內容是有奔頭,然后將找到的內容整理即可。結合材料可以發現,“磕磕絆絆”就是脫貧攻堅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而“有奔頭”則是問題被解決掉,生活越過越好。所以找困難的表述,找解決問題的表述即可。
比較型綜合分析,找點的方向是對比分析兩個主體不同的維度。案例型材料,一般是從主體、做法、結果等維度進行把握,當然,這并不,其中做法及結果也要根據具體案例進行展開,做法中可以包括宣傳方式、資金籌措方式等,結果也可分為成效、后果等。如2019年河南事業單位考試中“對比分析概括兩地民居保護工作的不同之處等”。兩地民居保護工作在哪些維度呈現不同,結合材料可以看出保護主體、資金來源、保護手段、宣傳方式、保護目的等幾個方面。其實也是從主體、做法和結果等層面細化的維度。
三、結合材料,確定怎么寫。
通過材料,明確了要找到的要點,那這些要點該如何整理書寫到試卷上,這就需要把握材料的邏輯,根據材料邏輯確定書寫思路。
當然,在書寫時盡可能將同一維度的內容進行合并,如解釋型綜合分析中可以將問題分析、原因分析、影響分析等不同層次的內容進行歸類整合,盡可能做到邏輯清晰,而比較型綜合分析題相對較為直接,按照某一材料的順序,將找到的維度內容書寫完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