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考已落幕,很多考生已經進行了估分,你的成績能上哪所高中心里有譜了嗎?
2022年,成都新中考改革第一年,中考總分由700分變為710分,各學校的錄取線也水漲船高,“5+2”區域統招分數線在600分以上的高中大量增加,從2021年的13所增加到2022年22所。
其中,就包括了金牛區老牌名校——成都市第二十中學校。
(相關資料圖)
成都二十中近3年收分情況
中考調招分是否高出統招分,可以很直觀地看出一所高中的口碑是否穩健。近三年,二十中的調招分穩穩地高出統招分6分以上,可見學校在成都家長、學生心中的地位。
成都二十中90周年慶典
清華、北大兩所頂尖院校牽頭致信慶賀
不止在成都本地口碑穩健,就連在全國高校圈中,成都二十中也是一塊金字招牌!
2020年,學校90周年校慶,清華、北大、復旦、中科大、哈工大、成都、電子科大等高校均致以賀信!感謝二十中銳意進取,不斷超越,堅持“情智并育 慧行天下”的教育理念,培養出一批又一批人格整全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部分高校“優質生源基地”授牌
截止目前,成都二十中已成為全國22所包括中科大、哈工大、同濟大學等“雙一流”大學的優質生源基地,并與高校共建實驗室、共同開發生涯課程。
什么是優質生源基地?
顧名思義是為高校提供優秀學生的中學。
換句話說,就是這所中學考上該高校的學生數量較多,且高校內這些學生作風良好、表現優異,才能被評為“優質生源基地”。從中學角度來看,一塊名校優質生源基地的牌匾是對學校教育質量的認可。
成都二十中不止“血統班”
學校連續20年與“四七九”一起獲教學業績獎
成都二十中“血統班”,也就是大家說的直升班。這個班一直在書寫傳奇,與四七九齊名,是許多學子夢寐以求的“神仙班級”。
2020屆高考,這個班出了一個北大,一個清華,一個復旦。近五年來,重本率一直保持100%。
985創新實驗班實力也很強,一本率近五年均在98%以上。
成都二十中的強,不止在一兩個班,而是整體強勁!2021年,有近一半的優秀學子考入985、 211名校。
學生部分獲獎信息
成都市教育局設立“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表彰獎”以來,成都二十中是唯一一所與四七九一樣,每年獲此殊榮從未間斷的學校。
從2020年起,國家取消自主招生,改為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是作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徑之一,將增加拔尖創新人才類考生進入優等學府的錄取成功率。成都二十中也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學校成立“985強基實驗班”,從初一到高二貫通培養,開設數學、信息、物理、化學、生物五大學科強基課程,并通過比賽、研學、發明創造等實踐的形式,夯實這幾大基礎學科的學習。目前,成都二十中已有上百名學生通過學科競賽和強基計劃被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全國重點高校錄取。
就在5月,學校還收到外研社發來的第19屆“外研社”杯全國中學生外語素養大賽獲獎通報,高三4名同學、高二15名同學、高一26名同學分別獲得了省一等獎、省二等獎以及省三等獎。
情智并育 慧行天下 典雅課程貫穿始終
培養人格整全的時代英才
成都二十中作為一所“有顏值、有氣質、有特質、有親近感”的家門口好學校,在勞動教育上的傳承、典雅課程體系上的創新、校園文化上的創設獲得了同行、社會高度贊揚。
“情智并育 慧行天下”作為學校的核心辦學理念,也是成都二十中對學生最獨特的培養方式。學校以學生發展為本,踐行五育融合使命,注重藝術體育教育,探索整體優質向個性化、特色化方向發展,構建出大同典雅課程體系,推行大同育人模式。
典雅課程體系包含“一典四雅”,以“經典課程”為中心。圍繞著“經典課程”這個中心又開設了儀雅課程、高雅課程、博雅課程、創雅課程。
其中經典課程為國家基礎課程;“儀雅課程”包含品質養成、典儀規范、合作溝通三大系列;“高雅課程”包括藝術與審美課程體育與健康課程、心理與安全、勞動與生活四大系列;“博雅課程”包含學科拓展、大同研學、大同講堂三大系列;“創雅課程”包含學科競賽、媒介素養、國際理解、生涯規劃四大系列。
四門課程之間相互呼應、相互配合,融入學子日常,貫穿始終,于無聲中培養擁有大同人格,身心健全、情智雙優、適應未來社會的時代創造者。
“書院氣息”的智慧花園學校
金牛區育英路上的讀書圣地
2017年,金牛區政府投資近3億元,對二十中茶店子高中部進行改擴建,按民國建筑風格對學校進行重新打造。自此,成都二十中的校園發展成占地120余畝、一校兩區的智慧校園新格局。
高中部位于金牛區育英路,極具古代書院氣息,一所符合未來教育發展需要、人文化、公園式的智慧校園,為同學們提供優越的學習條件。
傳統建筑+書院元素的建筑形態,川西韻味和20世紀三十年代建筑風格的融合,彰顯出二十中悠久的辦學歷史、厚重的辦學底蘊和地域特色;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格局,點線結合、灰白相間的建筑體,散發出厚重的文化氣息。
學校建有集藏書、閱覽、健身、藝術培訓、校園電視臺于一體的學生活動中心,圖書館藏書近12萬冊,信息技術設施和實驗室按高標準配備,擁有學生公寓和學生食堂,以及標準足球場、田徑場。新增設的藝體中心、創新實驗室等一大批功能活動室,又讓這個充滿厚重歷史感和書香氣的校園,增添了一份未來感,并且為學校開展延續了20余年的“新春音樂會”、“畢業歌舞晚會”等高雅品牌活動提供充足空間。
教室按新高考標準建設,配備交互式一體機、電子書包柜、電子班牌、柜式空調等先進設備,使用“智慧課堂”教學系統,全校師生共同使用人臉識別系統和考試成績大數據分析平臺。
2023年招生計劃出爐
普通9個班526名學生
近日,今年學校招生計劃已發布。
面向“5+2”區域招生:9個班,450名。其中統招376名(含指標到校生188名),調劑生74名。
體育特長生項目班面向全市招生:計劃50名。
藝術特長生面向中心城區招生:計劃2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