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高考志愿時,要考慮考生的自身特性。選擇符合考生特性的專業,揚長避短,才能促進其學有所成,為將來獲得一個理想的職業創造條件,這才是最佳選擇。當然還要根據自己的分數確定自己要選擇什么樣的學校。
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
1、高考志愿填報要客觀評估自身分析待選院校投檔線水平
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是院校、專業選擇,這可能關系到未來就業方向。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主要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在考生入圍、高考分數相同的情況下,比較考生各學科學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前題下,才依照考生專業志愿情況進行招錄。因此,考生客觀評估自己的實力與特點,擺好自己的位置,是志愿填報的依據。
【資料圖】
2、排查志愿細節“沖穩保”合理組合方案
適用于平行志愿投檔的策略是“沖穩?!?,即各個大學要按照“可以嘗試沖刺的院校、錄取比較穩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順序和層次來組合志愿表。
3、專業和學校,權衡選擇好
這是當今考生選擇高考志愿的時候最為頭疼的問題了,網絡上也是各種關于這類問題的解答。小編想說的是,不管專業還和學校,都很重要。專業決定你的未來就業方向,而學校的所處位置,資源量和學校的名氣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的就業層次和發展空間,而這卻是同學們在高考志愿填報時經常容易忽視的。
友情提示:若想知道更多高考志愿填報的內容和數據,可在下載“蝶變志愿APP”查詢更多相關信息。
高考志愿填報需要了解的信息
一、搜集院校資料
如果有想去的地區或者學校,可以了解一下學校的招生政策,是否雙一流,有沒有國家重點學科專業,每年在當地招生多少人,就業率如何等情況。
二、查詢往年錄取分數段
志愿填報確定院校后就應該查詢有關院?;驅I近幾年在當地各批次的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等情況,確定自己處于什么位置,大致在心里有個底。
三、了解高考志愿填報規則
及時了解當地高考志愿填報的規則也十分重要,有些地區可能會有變動,比如山東省今年就有了報志愿的新政策。運用政策合理安排自己選擇的學校志愿,確保自己可以報進理想的學校而不至于脫檔。
友情提示:在本文下方的“測一測你能上的大學”一欄,輸入自己的高考成績、省份、選科,點擊查看,就能看到能上的大學/專業有哪些、錄取概率是多少、自己在全省的位次排名是多少、同時還可以查看更多院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