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業一直是高考的熱門選項,除了學生自己的喜好外,家長也對學醫抱有很高的期待和認可。
醫生不僅治病救人,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同時還是編制崗位,福利待遇好不說,也足夠穩定,是家長眼中數一數二的好工作。
但熱度高意味著分數也水漲船高,想學醫是真的,但分數不夠,考不上可怎么辦,成績不高也能學醫嗎?
【資料圖】
學醫從來不是學霸的專屬,就算分數不高,也照樣能學醫。而都是學醫,也有差距,公認的醫學專業中,排名第一的當屬臨床。
但臨床的分數也高的夸張,其實除了熱度之外,臨床醫學對學生的要求,也是該專業分數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臨床專業的醫學生畢業后,做的是上手術臺的活,一分一毫的差池,都關乎患者的生命,這對臨床醫生的素養有極高的要求。
不僅要心理素質過關,而且專業知識也要過硬,否則很難長期承擔臨床醫學的工作內容。
所以提高臨床醫學的分數,也有保障生源的目的,學生的分數高,至少能證明學習能力過關,今后更容易成為能夠上崗就任的合格醫生。
但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都有偏科的傾向,盡管新高考政策已經推行了,不再以嚴格的文科和理科進行劃分,學生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
但在三大主科中,也無法避免地會出現偏失。這種現象在男同學中很常見,高中的男孩子,頭腦聰明,思維敏捷。
雖然看上去沒有很努力,但卻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這類學生有一個共同點,只要是感興趣的學科,隨便學學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但如果是不感興趣的科目,再努力也收效甚微。尤其是語文和英語,高中時期的男同學,多數都擅長理科,而在文科上很吃虧。
在選擇科目時,自然可以趨利避害,選擇感興趣的“物理+化學+生物”組合,但主科不能更改,因此語文和英語總是會給他們拉分。
學醫從來不是尖子生的專屬,會報考的學生,中等成績也能學臨床
這類男同學如果報考其他專業,雖然優勢不足但也能考上理想大學,但如果想學醫,就有些困難了。
因此被熟知的那些醫科類大學,臨床醫學的分數早就飆到630+了,哪科吃虧都很難順利考上。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們轉換一下思路了,熱門的醫科大進不去,不如看看這些堪稱“撿漏選項”的醫科類大學吧。
雖然名氣不如那些熱門高校受歡迎,但在教學實力和發展前景方面,并沒有那么大的差距,而且這七所學校,分數還不高,就算是中等生也能學臨床。
這其所學校分別是:1、河北北方學院(河北?張家口市);2、湘南學院(湖南?郴州市);3、齊齊哈爾醫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市);4、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通遼市)5、邵陽學院(湖南?邵陽市);6、湖北民族大學(湖北?恩施市);7、新疆第二醫學院(新疆?克拉瑪依市)。
筆者為家長們,在每所學校名字的后面,都標注了具體的地理位置。這七所高校無一例外都是民辦院校,因此在資質方面家長們大可放心。
而通過這些學校的地理位置,家長們也不難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學校的地理位置,不是比較偏僻,就是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局限。
也有像河北北方學院這樣,受名字影響,被家長誤以為是民辦野雞大學的公辦高校,這些學校都設有臨床醫學專業。
寫在最后:
但也因為以上因素,導致其專業的排名和錄取分數,都不算高,正因如此,才很適合成績不夠拔尖,但又想學臨床醫學的學生報考。
這些學校只是在地理位置上吃虧,但在當地的知名度和認可度還是很高的,只是外地的學生了解較少,才導致分數不高。
如果學生是下定決心想要學醫,地理位置雖然會給大學的生活帶來一些不便,但不會影響學習,反而更有助于同學們,靜下心來學習知識。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根據學生模擬考試的成績,以及這七所院校的近三年最低錄取分數線,比較分析,選出更適合自己的院校作為目標。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