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Miki粥
編輯 / Lexie
近日,北京一所國際學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多名家長聯(lián)合簽名,向相關部門提出請求,希望學校復課。相關部門負責人明確答復:從未向這所學校下發(fā)任何書面正式的停課文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上周末開始的全民普法,終于普到了學校家長的訴求層面。
這間國際學校的家長,基于教育主管部門未下發(fā)任何書面停課文件為由,要求學校按「二十條措施」的精神和規(guī)定,讓學生盡快復課返校。
▲ 二十條措施
01
這真是活久見。
學校全部停課轉(zhuǎn)線上網(wǎng)課,思路是要先保障學生安全,如今家長的操作卻是要把小孩送進風險之中?于是我跑去問朋友,一個BSB的家長表示:真開學,你敢讓小孩去么?因為我到目前為止,仍然覺得大部分爹媽還沒有生出承受風險的勇氣。他很簡練地回復我:去啊。難道就不怕小孩冒風險感染病毒嗎?當然不是。
但這群家長更怕,因為自己的恐懼而讓小孩陷入到源源不斷的網(wǎng)課循環(huán)之中,親手送娃歌大(歌華有線函授學院)畢業(yè)——
人生就廢了呀!
想想未來的世界,上了四年網(wǎng)課的建筑工程師為你蓋房,在線九年函授的醫(yī)學院畢業(yè)生幫你開刀,你是什么樣的心情?還不如送回去復課,至少能保障教育質(zhì)量和延續(xù)性,雖冒風險,但總不至于眼睜睜看著他們成為垮掉的一代——精神萎靡、生活毫無意義,除了啃老打游戲什么都不會…連中高考都對他們大放水,出題人的姿態(tài)仿佛是跪地求饒。
讀國內(nèi)的大學也就算了,大家都是這樣熬。但是想出國留學,門檻就變相增高了,因為你面臨的競爭是歐美學霸印度牛娃,人家都在好好上學,用最平凡的線下課就輕松超了你的車。
聽完一聲嘆息。
02
我覺得這屆家長太難了,養(yǎng)個小孩都要被迫面對「電車難題」。
*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一個瘋子把無辜的五個人和一個人分別綁在兩條鐵軌上。
失控的火車駛來,片刻后要碾壓到他們。你拉一個拉桿可以救一條鐵軌上的人,該拉哪個桿?一邊是失控的病毒感染,小孩是易感人群很難避開中招;一邊是失控的學業(yè),小孩的心理問題不少,學習習慣已崩塌成了渣。
姐姐作業(yè)天天寫到深夜,不是因為作業(yè)多,而是因為喜歡拖。今天她一邊寫一邊感慨老師天天罵人,我說罵人你還不好好寫作業(yè)?她眼神幽怨地望著遠方,真想回學校上課。在學校第二天要老師、必須交作業(yè),這股壓力就是自己的動力,不寫作業(yè)就完了,所以從不會拖。但是現(xiàn)在見不到老師,SO…看她如此通情達理求老師錘,我真想馬上送她回去復課。
我知道,很多家長在怕,怕病毒怕感染也怕后遺癥…坦白說,我也怕。但我更怕他們的童年、少年時代,就在巴掌大的房子里關著度過——沒有用腳踩過綠蔭草坪,沒有在陽光下自由地奔跑,沒有同學間的交往和友情,沒有對知識的熱愛,因為它沒有實際應用的機會…如同小王子那支孤獨的玫瑰,無痕地經(jīng)歷一場花開花謝。
這,我接受不了。
電車問題到底該怎么選?我立刻就有了答案。當然,不可能所有人都選和我一樣的答案,有的爹媽覺得好死不如賴活著。教育好壞無所謂,只求有命熬到最后。這種想法也合情合理。只求不要單方?jīng)Q策,因為現(xiàn)在沒人知道復課或網(wǎng)課帶來的最后結果,而且就算知道結果,依然可能:對整體有利、對個體有弊;或?qū)€體有利,對整體有弊。
但這是好的,讓每個家長用「自由選擇」來推動結果。有「自由選擇」的機會才能打破現(xiàn)有的死循環(huán)僵局:風吹草動就上網(wǎng)課。你仔細數(shù)數(shù)?過去三年,加上寒暑假,我們的孩子已經(jīng)斷斷續(xù)續(xù)上了將近一年半的網(wǎng)課。真的還能再上下去嗎?所以要恢復正常線下課,擔心健康問題的家長可選擇居家網(wǎng)課,其它勇敢的家長能有機會讓小孩返校上線下課,這就是自由選擇,各得其所。恢復教育的正常秩序,小孩的教育才能漸漸回歸正軌。
03
還有,復課讓私立民辦學?;钕氯ィ荒茏尪嘣逃獢喙?/p>
過去三年很殘酷,長期停產(chǎn)失業(yè)讓不少國際教育家長無力承擔學費,長期網(wǎng)課又讓每個人都在質(zhì)疑教學質(zhì)量,肉眼可見性價比大幅下降,于是大家紛紛轉(zhuǎn)學。
我有個朋友讀北京著名的私立小學,小孩所在班去年25人,今年9月再開學只剩下18人,零零星星地散落在教室里,有一種秋風掃落葉后的蕭條…生源的流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學校的收入減少了,支出自然會減少。場地的租金和運營成本是非常難減,因為大部分學校都是簽了十年以上合同。
那,能被縮減的是什么?只有師資和課外課資源。
師資流失,教學就變差,教學變差就會讓家長更質(zhì)疑自己讀國際化學校值不值。不值?潤一下吧,或者回去公立,至少免費!然后學生就更少了。
我猜測,有一批根基不深財力有限的學校,可能撐不過2023年的春天…學校的變化,很多人覺得跟自己無關,不好我就潤走,南下或者直接出國留學,有錢天地廣闊,我想哪里看看就看看。對,有錢有自由,但卻未必感受好啊。
我的朋友,國際教育老專家李錳一直不建議太早送孩子出國留學。因為孩子小,當媽的就得去陪讀,當?shù)臑榱损B(yǎng)活娘倆肯定會留在國內(nèi)掙錢,于是兩地分居多年,陪讀媽媽經(jīng)常陪著陪著就把小孩陪成了單親家庭…而且,國外早已全面放開,全民連口罩不帶,病毒怎么避得開?
我有個朋友一直都無苗裸奔,對病毒避之唯恐不及,每天就差用酒精洗澡了…最近打算陪娃去英國讀書。我問她怎么打算的?她嘖嘖半天說,看來躲看來是躲不開了,補打疫苗可能是自己的唯一活路…這就是一個有錢人最后的選擇,去一個更缺防護的地方繼續(xù)上學。
那么…我們還要怕復課嗎?
參考資料:
[1]《北京一國際學校多名家長聯(lián)合簽名,要求學校恢復線下教學》,來源公眾號苦水井